【资料图】
本报讯 (记者 付永文 通讯员 安豪) 天高云淡,秋到吕梁。地处大山的交城县庞泉沟镇顺鑫农林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内,已经长成的吊袋白木耳迎来了第四茬采摘季节,一朵朵肥硕油亮的白木耳长在整齐排列的木耳菌棒上,十几名村民穿梭在菌棒行列之间,忙着采摘、搬运、晾晒。
白木耳因营养价值丰富、色泽白润如玉,被誉为“菌中美人”。交城县依托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优良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和推广高档食用菌栽培和种植技术。目前,吊袋白木耳等食用菌种植已成为交城山区致富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
“目前基地共种植26个大棚,悬挂了35.5万个菌棒,木耳总产量能达到2.2万公斤左右,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将增收10万元左右。”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庞泉沟镇把发展木耳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壮大农业经济”的主要抓手,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木耳长得真好啊!朵大肉厚、色泽透亮、软中有韧,今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基地员工李大姐一边采摘木耳一边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她感到非常开心:“我年龄大了,出门打工不方便,现在在基地干活,一天70元工资,一年下来能挣个五六千,到年底还能给1500元的分红。平时还可以兼顾家里的农活儿,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真是一举两得。”
“小小食用菌,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木耳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而且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庞泉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双明表示,庞泉沟镇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模式、技术、产品等多方面创新,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与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进一步延伸木耳产业链,真正把家乡山水的馈赠变成农民群众的“金饭碗”。
上一篇:中泰证券给予新凤鸣买入评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防晒“神器”竟是珊瑚“杀手” 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X 关闭
X 关闭